中新社香港8月19日电 题:香江观澜:港人“北上”消费成新潮流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
数月前,一张照片在港深两地“火”了。港铁车厢内不同方位的多名乘客都不约而同携带“鲍师傅”点心从深圳回港。那是疫后两地全面恢复人员往来的初期,这种有别于疫前的“反向购物”现象很快被当成新鲜事传开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。
时至今日,香港居民“北上”消费现象不但未见减退,还已形成一种新风潮。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,7月前往内地的港人超过468万人次,远超同期内地访港客的297万人次。香港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涌现不少分享如何在内地吃喝玩乐的攻略。
客观而言,香港物价普遍高于内地,加上近期人民币兑港元走弱,港人追求性价比而赴深圳、广州、珠海等广东省内城市消费,自然而然。内地餐饮选择众多,物美价廉,平日忙于工作的港人休息日趁机大快朵颐,也不失为乐事一桩。
毗邻香港的深圳热门商圈,譬如罗湖国贸与老街,福田会展中心周边,以及靠近深圳湾的海岸城等均是港人“北上”的热门消费地。精明好客的商家顺势而为,甚至推出凭“回乡证”领取的优惠券。难怪有深圳人感慨:周末上街,身边说“港普”的人多了!
对于喜爱文化艺术的港人而言,“北上”参观博物馆、逛书店、看电影也是不二之选。据笔者所知,有香港高官就特别热衷到深圳逛书店,并称赞深圳的书店格局设计创新,书籍数量多且种类齐全。而一些在港生活的“港漂”,对于到深圳观看国产电影乐此不疲。
粤港居民的生活被拉得更近,频繁往返两地的人们几乎可实现“无缝衔接”。便利的交通是促成这一切的先决条件。无论是今年7月实施的“港车北上”还是今年2月新开通旅检的港深边界第七个陆路口岸莲塘/香园围口岸,都为港人“北上”提供更多元的出行选择。
当中后者备有“人车直达”设施,即旅客乘搭公共交通、驾车或步行也能直达关口。而8月14日起,港铁还为往返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与深圳福田站的乘客推出“灵活行”安排,旅客可免费改乘同日指定车次最多3次。两站本来就只有十多分钟的车程,高铁迈向“地铁化”带来便利,无疑更增吸引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股“北上”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。以近年风靡内地的“网红”饮品店为例,香港年轻人也青睐这类选择多、形式新的商品。同时,内地社交平台也逐步进入香港青年视野。早前有机构对香港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习惯开展调查,结果显示小红书的使用率已上升至33%。
“北上”消费疫后再掀热潮,某程度体现港人生活方式趋变,反映两地民心相向。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如今俨然已成事实。(完)
上一篇:救援不积极 党争最起劲 美政府应对毛伊岛大火不力引民愤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产业园区管理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是用来有效管理
国家药监局网站今天发布关于14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。通告如下:经
近日的媒体采访里,张艺兴竟然在采访中哭了。作为《孤注一掷》主演,作
福建省九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林喜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
X 关闭
“没坐头”到“天天像过年”:“花儿”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
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
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: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
安徽淮南新增确诊病例1例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人
徐州疫情阳性感染者升至17例 八里小学隔离177名次密接师生
X 关闭
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“出院”
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
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
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
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